4月4日,從市民政局獲悉,由我市龍山殯儀館首創的“踏青遙祭”活動,被寫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作為中華文明祭祀新方式,向全國推廣。
近年來,我市清明期間祭掃群眾人數逐年上升,由此產生的交通壓力和環保問題日益凸顯。為此,市民政局積極倡導“踏青遙祭”等新型祭奠方式。去年清明節,龍山殯儀館組織祭掃市民到龍山石窟景區,在踏青的同時面向龍山墓園方向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為逝去的先人送上思念與敬意。整個活動融合踏青、祭祀、低碳等元素,通過鞠躬祭先人、敬獻鮮花、書寫祭文卡、放飛生命鴿等形式,在莊嚴、肅穆的儀式中緬懷和感恩。“踏青遙祭”活動體現出移風易俗、追思先人、簡樸為本、熱愛自然、重視環保、文明祭祀等清明新理念,成為引導群眾錯峰、錯時、錯位祭掃,積極倡導新型文明祭奠方式的重要舉措,得到了參與市民的一致認可。
去年8月,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在我市主持召開殯葬改革和社會救助社區座談會時指出,清明節開展“踏青遙祭”活動,是推進殯葬改革的大膽創新,更是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移風易俗新風尚的有益嘗試,值得推廣。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意見》指出:“黨員、干部應當帶頭文明祭奠、低碳祭掃,主動采用敬獻鮮花、植樹綠化、踏青遙祭、經典誦讀等方式緬懷故人,弘揚慎終追遠等優秀傳統文化。” |